Vintage時尚回潮:翻閱媽媽衣櫃裡的那一件時髦
- nien

- Jul 27, 2022
- 9 min read

CELINE 2023夏季男裝系列形象圖。
近幾年來,隨著環保與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抬頭,可以看出時尚觀念正在被推翻且迅速擴張,一步一步地改變現代的消費模式。有經濟能力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和消費潛力極大的Z世代(Gen Z)要的不再只是表面膚淺的喜好選擇,而是賦予商品特殊價值:一個獨一無二的背後故事、一個堅定展現個人特質的理念。

照片截自網路。
我穿的不是商品 而是故事
如果時尚是人類表達自我的方式,支持永續時尚便是一種立場的體現。古著店的花襯衫並沒有比較好看、手工市集裡賣的編織手鍊並沒有比較特別、環保品牌的製衣流程我們或許根本不了解,但是當我們把這些衣服穿上之後,它們幫我說的話是:「我重視環保,我重視人權,我重視這個地球。」因此我們發現古著店和二手店的流行、小眾品牌興起與二手交易平台的熱絡。
無論是百年時裝屋或是快時尚巨頭,都能看出企業們正在大動作的宣傳自家品牌在永續層面的努力,除了順應現今消費者的多元想法更是明確落實真正愛地球的理念。可持續發展更實際的方法可能是,時尚須透過科技的進步來達到面料全面性的永續化與回收再造,讓一樣商品擁有更長的生命週期,甚至是給予產品第二次的生命。又或是以「二手兜售」方式增加使用次數。
全球各地的古著店和二手店被賦予了新的價值,它們不再是販售廉價、被淘汰的衣物的地方,反而是「挖寶」的好去處。在這些地方消費,不僅象徵消費者重視環保,還能找到獨一無二、具有歷史和自己的故事的單品。再加上復古風的循環流行、Vintage shopping 和 Thrift shopping受到歡迎,使古著店和二手轉售市場的潛力再次得到證明。根據 GlobalData 數據顯示,近五年來二手市場膨脹了一倍,成長速度是傳統零售的十一倍 ; 二手精品買賣平台The RealReal 顯示營收成長率年增 48.46%,而近四季營收年增 61.03%。精品電商龍頭 Farfetch 和 shopbop 皆推出 Pre-owned 和 Vintage 的選擇,法國的二手平台Vestiaire Collective 更是年輕人挖二手精品的好地方。
此外,近幾十年刮起極簡主義和斷捨離、膠囊衣櫥的流行,促使買方、賣方的關係不再是單向的,消費者可以身兼賣家,折價售出不需要的衣物。這些交易平台讓服飾轉賣簡單化,克服了時尚潮流可能造成的浪費,也守住消費者的荷包。許多人不再追求全新的商品,例如美國的Etsy、英國的 Depop 以及歐洲熱門二手衣挖寶網站 Vinted 已經普及市場,並且深受使用者的喜愛。而社群網站讓大眾有更多的平台曝光,例如網路紅人Clara victorya 藉由 Instagram 和 YouTube 提倡99,9% vintage 的購物理念,同時經營自己個人70年代風格二手店,獲得一批忠實的擁戴者。時尚品牌 Stella Mccartney、Reformation、Everlane等等共同點都是強調「企業責任」,從原物料的取材、回收,到製衣工廠的人權保障和低浪費的包裝運送,成功取得年輕族群的信任。

網路紅人Clara victorya 照片截自網路 https://www.instagram.com/claravictorya/。
品牌也意識到了二手奢侈品市場的蓬勃發展,呼應而做出了新的方式來達到平衡,例如直接與二手平台合作:Burberry 和知名二手精品平台 The RealReal 簽署合作協同,致力於發展奢侈精品的永續性,推廣消費者使用二手精品的概念 ; Alexander McQueen與Vestiaire Collective 推出創新的合作計劃,目的是推動時尚環保。除了與二手平台合作外,品牌利用本身的文化產物推出二手相關的項目,像是 Valentino 推出「Valentino Vintage」,以回收舊衣支持永續時尚。現今的時尚或許不再是「我買的起」,而是更在乎「我的行為傳達對環境的影響、獨一無二的故事理念」。

串流平台 Netflix 影集《怪奇物語》劇照,Netflix 提供。
懷舊感受是二手崛起的主要原因?
那些來自紙醉金迷的年代,我們可以用懷舊造夢形容。二手文化重新崛起還有一個相當大的主要原因是來自對復古年代的懷念以及幻想,近年來的時尚趨勢不段洗腦著80、90年代的風華、千禧潮流的回歸,帶影響力的新世代偶像 Bella Hadid、Dua Lipa 90年代風格的街拍照片不斷在社群媒體中重複再重複,似乎向觀眾傳達著「擁有一顆懷舊腋下包我也能受歡迎」、「穿著低腰我就在時尚尖端」。Fendi baguette 再次成為流行指標,推出 baguette 包款的更多色彩趁勝追擊 ; Prada 尼龍 Hobo 包也在近年大賣,推出Hobo 復刻版,一度出現供不應求、價格翻倍的狀況。












Comments